【M3CRC 科研团队小故事】 无病症 冇出血 免开刀 凭肠道恶菌验出大肠癌
大肠癌3大检测技术 可验不同阶段大肠癌风险
大肠癌患者在全球过去十年有上升趋势,但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,而关键在于及早进行大肠癌检查,如能在小瘜肉阶段已发现并医治,存活率可高达100%。本港目前普遍的大肠癌测试方法共有3种,包括「大便隐血测试」、「照肠镜」和「M3CRC 细菌基因检测技术」,可验出不同阶段的大肠癌风险。
M3CRC细到5mm都验到 小瘜肉大肠癌 无所遁形
尽管大肠癌是本港第二大癌症杀手,但它也是少数可以预防的癌症。如能在小瘜肉(腺瘤性瘜肉)萌生阶段已发现并医治,阻止它演变成大肠癌,存活率甚至可高达100% 彻底根治,可见及早捣截癌变的重要性。
扁平瘜肉横向生长 最难辨认 暗藏肠癌风险
超过九成的大肠癌由瘜肉演变而来,腺瘤性瘜肉最有可能随时间演变为癌症,通常在进行肠镜检查期间会一并被切除。可惜,瘜肉的形状往往是「看漏眼」的关键。
大肠瘜肉会消失了? 瘜肉切除后是有50%机会于3.9年内复发的* | G-NiiB M3CRC
研究指出,大肠瘜肉,尤其是腺瘤型瘜肉,切除后仍有大肠癌风险。 因此 G-NiiB M3CRC 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大肠癌风险检测能帮助你及早发现风险,立即了解更多!
大肠癌病变部位 症状大不同
大肠癌是本港第二大常见癌症及癌症杀手,然而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癌症。透过定期的大肠癌检查,如果患者能在大肠癌初期已确诊并接受治疗,其存活率可超过87%。可惜,不少人都没有做定期检查的习惯,而大肠癌可以无声无色地生长,而在大肠不同部位的肿瘤,由于肠道结构回异,临床症状都不同,也会影响确诊的机会。
美国大型研究:三成中年人 大肠现瘜肉肿瘤
大肠癌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杀手,2020年死亡人数多达93.5万,而大肠癌也是本港第二大癌症杀手。以往大肠癌新症和死亡个案中亦以65岁以上的患者为主,而潜服期(由腺瘤瘜肉演变成癌细胞)可达10-15年,因此政府建议市民应从50岁起做大肠检查。然而,美国一项大型研究揭示了大肠癌患者有年轻化趋势,在45-49岁的病人当中,32%有不同种类的肿瘤(neoplasia),7.5%有晚期癌前病变(Advanced Premalignant Lesions, APLs),0.58%更已确诊大肠癌。令人意外的是,40-44岁年龄层的发病率与45-49岁的几乎一样高。
一半患者确诊已晚期 低纤饮食 大肠癌风险增65%
3月是世界肠癌关注月,大肠癌作为本港第二大癌症杀手,在过去十年间,大肠癌的新增个案急升了27%,于2019年的新增大肠癌个案中,当中一半(50%)被确诊时已属「晚期」。最新报告显示,2020年因大肠癌死亡共有2,287宗,占全年所有癌症死亡个案的15.4%。
高温煮食易释大肠致癌物 研究:4种腌肉法可降致癌风险
大肠癌的形成与生活习惯、饮食方式等息息相关,长期进食加工肉类、动物性脂肪与低纤的饮食习惯可影响健康。当肉类等高蛋白质食品经过高温(200度或以上)烹调(如油炸、烧烤),可产生潜在的致癌物质,包括已获世卫列为「第二级致癌物」(2B)的多环胺类(HCAs)。长年累月进食这些食品,不但容易令恶菌增加、好菌减少,导致肠道微生态失衡;更容易使肠道长出瘜肉,甚至演变成大肠癌。
M3CRC 服务覆盖点
医学新突破:M3可验致癌瘜肉以及早发现大肠癌
大部份的大肠癌都是从小瘜肉(腺瘤性瘜肉)演变而来,如能及早识别出这类小瘜肉,对治疗甚至根治大肠癌有重要帮助。 突破性科研,鉴别出一种全新的基因标志物M3,既能用于非入侵性大肠癌风险检测,更能发现到腺瘤性瘜肉(大肠癌的前身)。
M3CRC: 收集粪便样本指南
M3CRC 大肠癌风险检测 - 收集粪便样本指南视频